烽火记忆 青春同行
三下乡期间,第二临床学院“太行薪火”志愿服务队奔赴山西武乡,以志愿服务、深度调研、实景体验等多元形式,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医精神对话,让红色基因在青春步履中焕发新生。
在纪念馆里,做历史的“翻译官”

“同志,这份党史手册请您收好!”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志愿者们化身“红色导览员”,用精心制作的宣传册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以鲜红的纪念章传递对党的崇高敬意。他们耐心解答参观者的每一个问题,精准指引场馆路线,及时撰写推送公众号推文,细致发放调研问卷。实践期间,这支青年队伍累计服务游客两万余人次,用汗水与热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在红色场馆中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穿越烽火的“白求恩教室”

深度调研阶段,队员们走进红十字会展馆,上了一堂穿越时空的特殊医学课。泛黄的历史影像与锈迹斑驳的实物展品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战火纷飞中红十字会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峥嵘往事。江兆菊借白布反光做手术、周卫城单腿翻越太行山救治伤员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医学学子的内心。当锈迹斑斑的老式手术器械与5G时代的远程医疗设备在思绪中相遇,同学们豁然开朗:红医精神从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淌在医者血脉中永远新鲜的生命力量。
实景课,太行山上的“全息解剖课”

当《在太行山上》的激昂旋律与模拟炮火声在山谷间回荡,志愿者们亲历了最震撼的红色实景教学。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呐喊声中,跃动着永不褪色的太行魂;战地医院里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的身影,恰与长治医学院创办初心隔空共鸣。那些战火中的医疗坚守,让“厚德、精业、济世、报国”的校训在青年心中愈发滚烫,成为最生动的职业信仰教育。
志愿者们还自发开展“烽火铸就生命至上”主题宣讲,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红色医疗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从抗战时期的艰难救治到新时代科技赋能医疗,红医精神始终如火炬般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