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医“三下乡”专栏|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实践团“重温红色记忆 牢记青年使命”主题实践活动(十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青年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工作,服务社会,为时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我校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实践团成员一路向东,奔赴长治市壶关县,组织开展了“重温红色记忆 牢记青年使命”主题实践活动,在太行山这片红色沃土之上传承红色基因,奉献青年力量。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结合各自专业、学科、专长特点与社会需要,秉承“太行精神”“白求恩精神”与“何穆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与学科优势,紧紧围绕“基层义诊”“教育关爱”“政策宣讲”“乡村振兴”“红色研学”“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等几个主题展开各项活动。
基层义诊 助力乡村健康
01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践团成员们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与专业所长,分别在上党区会里村与壶关县黄花水村等地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健康义诊”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询问村民病史与用药情况,宣传使用药品的注意事项与医疗健康知识,在当地村医的指导下派发药品,测量血压、血糖,解答村民的日常保健与医疗政策的相关问题等活动,引导帮助村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标准的卫生习惯,树立起“防未病”的健康观念,志愿义诊助力乡村健康,为实现“健康中国”奉献青春力量。“如果你们不讲,我都不知道我的生活习惯存在这么多问题,你们一定要给我们多讲讲这些啊。”一位村民这样对宣讲的实践团成员说道。
教育关爱 点亮童真梦想
0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实践团成员们秉承着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紧紧围绕“以心走进童真,用梦点亮未来”主题展开活动。以书籍伴读、活动拓展、歌曲合唱、畅谈未来、我来讲好普通话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为壶关县人口文化广场与东井岭乡常行村教育基地研学的小朋友们提供教育关爱服务。实践团成员们也将自己在思政课堂所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小朋友们听,鼓励小朋友们要刻苦学习,坚定信念,磨练意志,向优秀的革命先烈们学习,为成为一名建设未来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少年而不断努力。
政策宣讲 走近百姓心田
03

熟记政策学思想,发展引领第一棒。实践团成员们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依托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城市驿站,等宣讲阵地,在上党区会里村,壶关县神北村,绍良村,崔家庄村,岭后村,常行村,南平头坞等村落组织开展了“医疗健康保健”“农业政策帮扶”“生态文明建设”“党史红色宣传”等主题的宣讲活动。用真挚的情感讲好故事,用真实案例讲好政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政策精神的核心传递下去。回答好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真正做到政治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进一步发挥出政策的引领指导作用。将政策用充满感情的文字传递,让故事化作细雨走进百姓的心田。
走近乡村振兴 近观时代利好
0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践团成员深入依托百年非遗传承“陶文化”,发掘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小山南村;以优良自然生态,便捷交通条件为基础,对民居进行粉刷彩绘,深挖当地文化内涵的省级美丽乡村---南平头坞村;采取“移民安置+休闲旅游”模式建立的整村易地移民的岭后新村;山西省税务局驻村工作对结对帮扶的绍良村等地。通过与当地村民面对面访谈,参观实物展览,实地走访调研,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推力,了解乡村在发展中取得的各项成就。实践团成员侯宇欣说:“各乡村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身资源以不同模式走出新的发展之路,我真正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力。”
红色研学 筑牢理想信念
05

星火燎原然然,牢记青年使命。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团成员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接受革命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进力量。壶关县抗大一分校旧址,革命烈士张绍良故居,常行窑洞保卫战旧址,壶关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地都留下了实践团成员们的足迹。实践团成员也有幸采访到了常行窑洞保卫战的亲身经历者高桃贵老人,聆听了他口中那“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的感人故事。心有所感,行有所动。在这片红色沃土之上,眼中皆是信仰,耳边回旋理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壶关县抗大一分校,面对鲜红的团旗,实践团成员们重温入团誓词,并高声合唱团歌。实践团成员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去追寻革命先烈的英勇足迹,去追逐先烈理想信念中蕴含的强大力量。
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美丽
06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美丽乡村离不开生态建设的观念,实践团成员在东井岭乡与上党区会里村,向村民了解村内生态建设情况,在田间与村民一起劳作,近距离观察学习当地建设的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系统,并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系列宣讲;实践团成员还前往全国文明村镇南平头坞村,在感受当地深厚民俗文化的同时,实地走访调研了当地的与山林保护制度与村内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实践团成员也为当地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部分建议,为加快实现当地绿色生态文明与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建设生态与精神二者并重的美丽乡村奉献青年智慧。
志愿服务 彰显青春风采
07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与弘扬“奉献、友善、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实践团成员与壶关县蓝天救援队在石坡乡开展了“健康防护下基层 ”志愿服务活动。以义诊、教授健身操、解答村民健康问题与急救防护知识宣讲等多种形式展开。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在壶关县抗大一分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壶关县人口文化广场、城市驿站、学雷锋服务站等地参与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热情参与志愿服务、真情奉献社会的青春姿态,以实际行动播撒志愿奉献的种子,让志愿精神成为时代新风。
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位实践团成员的心中。走一里山路崎岖,看一寸光阴变迁。沾泥带土,自有清香。我校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实践团成员真正走进基层发挥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将对祖国河山的深深热忱,化作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不断从革命先烈事迹之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一路前行不辍;树立拼搏奋斗之心,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不负韶华勇担青年使命,顺势而上书写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