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践育人 > 三下乡 > 爱心医疗 > 正文 爱心医疗
    长医“三下乡”|消化道健康管理志愿服务队“普及消化道健康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日期:2021-07-21 10:23:46

    长医“三下乡”|消化道健康管理志愿服务队“普及消化道健康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团省委以及学校统一工作部署,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开展2021年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面让我们看看消化道健康管理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风采展示!

    “普及消化道健康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提高基层群众健康水平,长治医学院消化道“健康管理志愿者服务队”依托“消化道健康管理”小程序,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食管癌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组建,并积极投身于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还包括由附属和平医院消化内科和内窥镜室医护人员组成的“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志愿者服务队”。

    平顺县石城镇,是长治地区上消化道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的东部,太行山南端,与世界食管癌高发地河南省林州毗邻。在此处运用微信小程序平台,通过整合健康宣教资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人群消化道疾病追踪、术后康复指导以及随访等,为村民建立电子档案;开展医疗下乡、消化道知识进乡村、个性化精准干预、乡村医生宣教、高危因素调查等会更好地帮助百姓预防疾病、脱离病痛,这也是每一个医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7月16日上午,在王金胜校长带领下“消化道健康管理志愿服务队”12名志愿者和“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志愿者服务队”前往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开展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使一路道路颠簸,志愿者在老师的爱心早餐,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到达了实践目的地—石城镇。下车后,志愿者面向这里的美景接连发出赞叹,村民们的热情也让团队对今后的实践工作充满了信心。


    10点长治医学院“上消化道癌综合防治项目”及“三下乡”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石城镇医技综合楼前举行。出席本次仪式的有长治医学院党委常委、校长王金胜、平顺县副县长赵钦国、平顺县卫体局局长陈茂松、附属和平医院检验科主任纪爱芳、长治医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杨建洲、石城镇卫生院院长崔晓伟等。在本次仪式中,崔晓伟院长对长治医学院联合附属和平医院免费来石城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胃镜检查以及建立人群健康信息电子档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叮嘱村民们积极配合同学们的行动。校长王金胜首先对上消化道癌防治项目和下乡带来的先进内镜仪器做了详细介绍,之后为大家讲清了项目的意义、前景以及规划,最后鼓励青年志愿者能够在这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找到自己的价值,将在课堂上的所听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下午,针对该地区上消化道癌高发的情况,志愿者对村民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家族病史等相关因素进行详细调查,与村民积极沟通。在炎炎夏日里,即使一开始存在因方言而听不懂、讲不清等诸多因素,但志愿者仍克服重重困难,尽力完成各项调查任务,希望能够从大数据中找到相关原因,减少本地上消化癌的发病率。同时,志愿者还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口头宣讲等活动宣传健康知识,力图提高村民对上消化道癌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意识。在此过程中,志愿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医学生的职责和使命,当志愿者为其解答疑惑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激发了更多的热情。



    心得体会:

    踏着早上的朝阳出发,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来到平顺县石城镇。踏在这里的土地上,我观赏着远处美如画的山,心里惊叹着大自然的魅力,也对即将进行的为期进半月的社会实践充满希望。在一系列的繁忙的准备工作中开始了流调工作,在工作中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贴近他们的生活,把一些书面词用最朴实的语言与他们沟通。其中当他们说到他们身上的病痛难忍时,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医学生的职责和使命。当了解到即使她们有高血压,依然吃饭口味重、油多时,我更加感受到为他们宣传健康知识、提高他们意识的重要性。正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所说: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将分享我的医学知识,造福患者和推动医疗进步,我也为之奋斗。

    --郭广远

    “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是我们奉行的宗旨。在来到石城镇的第一天,长治医学院校长王金胜教授就提出这样的口号。为村民们做流行病学调查,给他们免费做胃镜检查,助他们提早发现癌前病变,每一次询问完百姓后他们脸上的笑脸都是我下一次干活的鼓励与支持。上课时老师总是提起一句话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们要有精湛的技术水平去治愈病人,不停地去给予关心和帮助给他们,用宽心安慰的话语来和他们交流沟通。在我们团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初始,深入村民的过程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大一生活刚刚结束,即使技术水平还不足够的我们,耐心和身上的责任感也使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工作,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荣幸。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今后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好每一步路。

    ---牛严迪

    今天是我们在石城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活动时间的第1天。我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老师完善胃镜登记,并合理安排患者进入诊室内进行胃镜就诊,期间也遇到了很多性格不同的病人,也遇到过不同的问题。有时因为口音问题,有时也因为生活不同的习性,导致和来就诊的患者们沟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耐心与热情总能融化问题的坚冰,最让我佩服的是做内镜的姚医生,即使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他仍然坚持着为剩下的患者做完所有的胃镜,他说要为患者考虑,每一个病人都是从好远的地方才赶来做一场检查,如果让病人回去的话,耽误病人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他宁愿牺牲自己的时间,也要为患者考虑,不让患者浪费自己的时间。这种敬业精神以及舍己为人的精神实属让我感动。是的,我们不仅要从自身出发,更要为患者考虑。真正践行厚德敬业济世报国的精神。

    ---周梦瑶

    一天的工作结束,晚饭后老师带领大家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复盘,每位同学都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其中最困难的部分是在注册时需要用到的手机号问题,有很多夫妻共同使用一个手机号,这种现象不便于后期数据查询,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乡村的生活不易。

    三下乡的过程志愿者们收获满满

    长医青年始终坚信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从现在出发

    普及消化道健康知识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贡献出青年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2022年“三下乡”专栏|大学生记者团:义诊显关怀 党建进基层

    下一篇:长医“三下乡”|太行书院爱心医疗服务团“投身革命老区 助力健康中国”